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13:技术的价值在转变
本周科技周刊关注前端与机器学习的结合。介绍了Brain.js和TensorFlow.js两个前端机器学习库,以及阿里巴巴开源的机器学习应用框架Pipcook。此外,周刊还报道了Roblox发布AI建模工具、豆包编程能力升级、谷歌Gemini新增功能、全球首份全AI报纸问世等科技新闻,并推荐了一些有趣的和有用的工具及资源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12:当前端开始触及机器学习
本周科技周刊关注前端与机器学习的结合。介绍了Brain.js和TensorFlow.js两个前端机器学习库,以及阿里巴巴开源的机器学习应用框架Pipcook。此外,周刊还报道了Roblox发布AI建模工具、豆包编程能力升级、谷歌Gemini新增功能、全球首份全AI报纸问世等科技新闻,并推荐了一些有趣的和有用的工具及资源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11:AI 伴侣可补充但目前还不能替代现实社交关系
本期科技周刊讨论了AI伴侣的利弊,指出其可补充但无法替代真实社交关系;报道了Gemini 2.0新增图像生成功能、OpenAI利用思维链技术监控大模型恶意行为、阿里开源R1-Omni等AI相关新闻;介绍了多个开源及实用工具;最后分享了关于代码生成、编程语言结合及Ubuntu系统升级等文章,以及一些个人感悟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10:在 AI 的爆发期人需要更加冷静
本期科技周刊讨论了AI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,尤其对程序员的影响。文章指出,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导致程序员缺乏沉淀,失去核心竞争力,呼吁程序员在拥抱AI的同时,保持冷静,提升自身能力,避免被AI取代。此外,周刊还报道了多个AI相关新闻,例如Trae AI IDE发布,Ollama安全风险,以及GPT-4.5与Grok-3的竞争等,并推荐了一些有趣的和有用的AI工具及资源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9:少说无关的话
本期科技周刊聚焦科技新闻,包括:月之暗面开源MoE模型Moonlight-16B-A3B;新款MacBook Air即将发布;Bun 1.2.3版本更新;龙芯发布DeepSeek大模型推理一体机;Anthropic发布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.7。此外,还推荐了一些开源和实用工具,并分享了一篇关于数字极简主义的文章和一部电影《画江湖之天罡》。作者反思了周刊内容和发布频率,并表达了学习和投稿方面的困惑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8:有些积雪会自己融化
本周科技周刊主要内容包括:小红书接入DeepSeek AI搜索;阿里发布基于Qwen2.5-Max的深度推理模型;腾讯ima安卓端上线;全球首个AI CUDA工程师诞生;微软生成式AI工具Muse登《自然》杂志。此外,周刊还推荐了一些有趣的和有用的工具,以及一篇关于2024年就业和自我表达的文章,并提及观影感受和个人碎碎念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7:但愿明天也会永远新鲜
本周科技周刊关注苹果放弃DeepSeek模型转而与阿里合作开发AI功能,英美拒绝签署AI国际宣言,稚晖君公司新设产品线,英特尔开源NLP模型Polite Guard,华为小艺助手网页端上线等新闻。此外,周刊推荐了多个开源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实用软件,并分享了作者开发大规模3D GPU图可视化工具的经验,观影感受以及个人生活感悟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6:过年是用360天圆的一个梦
本期科技周刊回顾了春节假期,并报道了Figure公司AI机器人突破、阿里云Qwen模型更新、摩尔线程部署DeepSeek模型、DeepSeek访问量超越Gemini等科技新闻。此外,还推荐了一些开源工具和有用的软件,最后分享了作者开发跨平台音画交互App的经历和春节期间的见闻感受。
科技周刊
未读
归子莫的科技周刊#5:关关难过关关过
本周科技新闻包括DeepSeek模型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,豆包团队实现无需语言模型的视频生成技术突破,xAI的Grok-3模型即将发布,DeepSeek绕过CUDA进行优化,阿里发布Qwen2.5-Max模型超越DeepSeek V3。此外,周刊还推荐了一些有用的开源工具和应用,例如open-webui、GPT Academic、ToolJet等,以及一些AI辅助工具和博客建站平台。最后,文章还讨论了文艺创作的“抄袭”困境,并分享了春节期间的见闻和感悟。